根据课程反馈,本次病理技术学习研讨班培训效果良好,学员们一致认为专家授课内容及阅片点评的交流方式对提高日常工作质量很有帮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九家医院成为该联盟首批成员。通过完善护士培训机制,提高为患者提供全流程、一体化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能力,并最终实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工作效率、促进护理发展的目的。
同时,联盟将进行政策与管理研究,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专科护士培养、护士毕业后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为政府完善制度、制定标准提供咨询与决策建议。联盟旨在汇聚国内临床护理教育优势力量,搭建一流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全国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5月8日,中国精英教学医院护理联盟在北京成立,我院程南生副院长及护理部负责人参加了联盟成立仪式。我院已建立了完善的护士规范化培养体系、护士分层级培养体系、专科护士培养体系,将为中国精英教学医院护理联盟的发展提供重要资源。中国精英教学医院护理联盟是基于中国精英教学医院联盟框架,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和中华护理学会(CNA)支持下成立的
5月10日,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 System Pharmacists, ASHP)Paul Bush教授和Douglas Scheckelhoff教授访问我院,并在临床教学楼302教室开展学术讲座。Bush教授分析了临床药剂师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最大的困难压力囤积,以及如何正确释放压力。我院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指导教师代表、骨科医师王贤帝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随后,车锡英院长以互惠互利——研究生培养与指导为主题,与护理学院研究生导师、课程负责人等四十余人在第八教学楼333教室进行了座谈讨论,并以博士论文Perceived Learning Needs of Patients with hearts failure为例进行了科研训练讲解。4月9日下午3点30分,车锡英院长以培养成就的动力——从培养研究兴趣到专家之路为主题,向华西医学中心四所医院护理骨干、护理学院全体研究生及部分在读本科生共计200余人作报告分享。4月8日下午,我院在第八教学楼203会议室召开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交流会。与会老师就自身教学困惑与车锡英院长进行了积极讨论。
此次活动,拓宽了华西护理学院的教育视野、丰富了华西护理学院的教育理念,为学院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车锡英院长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获奖情况、QS排名、优秀毕业生及期刊发表情况。
会上,万学红副院长简要介绍了我院发展情况、华西护理学院近年发展势头,并希望双方通过人才学习交流、教师短期访问、合作科研、护理联合办学等院校间互动提高我院护理教育水平。那打素护理学院车锡英院长、我院万学红常务副院长及护理学科代表共计15人参会4月8日下午,我院在第八教学楼203会议室召开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交流会。随后,车锡英院长以互惠互利——研究生培养与指导为主题,与护理学院研究生导师、课程负责人等四十余人在第八教学楼333教室进行了座谈讨论,并以博士论文Perceived Learning Needs of Patients with hearts failure为例进行了科研训练讲解。
此次活动,拓宽了华西护理学院的教育视野、丰富了华西护理学院的教育理念,为学院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那打素护理学院车锡英院长、我院万学红常务副院长及护理学科代表共计15人参会。车锡英院长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获奖情况、QS排名、优秀毕业生及期刊发表情况。4月9日下午3点30分,车锡英院长以培养成就的动力——从培养研究兴趣到专家之路为主题,向华西医学中心四所医院护理骨干、护理学院全体研究生及部分在读本科生共计200余人作报告分享。
与会老师就自身教学困惑与车锡英院长进行了积极讨论。会上,万学红副院长简要介绍了我院发展情况、华西护理学院近年发展势头,并希望双方通过人才学习交流、教师短期访问、合作科研、护理联合办学等院校间互动提高我院护理教育水平
蔡倩建议,各位学员要学会利用争议点、研究目的、研究类型、变化趋势、交叉学科来寻找课题,并且重视日常数据的收集。该培训课程全程由爱思唯尔公司安排授课,时间贯穿全年,面向全院教职工、学生开放,是我院首次系统性、连续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授课时间为隔周周三下午4:00,全年修满三分之二课程的学员可获得华西医院-爱思唯尔联合颁发的培训证书。
为全面提升我院教职工临床科研思维能力、科研论文写作水平,4月10日,临床研究管理部组织启动了2019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课程,共计300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战略合作顾问蔡倩从临床科研的创新思维建立(如何选题)、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案理论基础等三部分进行了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分别介绍了护理科研选题的方法以及Elsevier数据库工具使用方法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战略合作顾问蔡倩从临床科研的创新思维建立(如何选题)、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案理论基础等三部分进行了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分别介绍了护理科研选题的方法以及Elsevier数据库工具使用方法。该培训课程全程由爱思唯尔公司安排授课,时间贯穿全年,面向全院教职工、学生开放,是我院首次系统性、连续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授课时间为隔周周三下午4:00,全年修满三分之二课程的学员可获得华西医院-爱思唯尔联合颁发的培训证书。蔡倩建议,各位学员要学会利用争议点、研究目的、研究类型、变化趋势、交叉学科来寻找课题,并且重视日常数据的收集。为全面提升我院教职工临床科研思维能力、科研论文写作水平,4月10日,临床研究管理部组织启动了2019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课程,共计300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应急办公室主任许树强,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分管负责同志和应急办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司局、直属联系单位及委属管医院负责同志,国家有关部门、港澳地区代表参加了会议。在新时代,我院将凝心聚力、履职尽责,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综合实战能力,真正打造一支实战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应急医疗队,建成一支响应国家需求、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国际应急医疗队。
4月10日,全国卫生应急工作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会上,于学军主任充分肯定以往卫生应急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效,并要求2019年卫生应急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能力,继续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准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
李正赤常务副书记代表医院参会并做交流发言。李正赤常务副书记作了题为《大国重器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的建设与管理实践》的交流发言,介绍了我院承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建设过程以及提升急医疗队硬实力、推动队伍长足发展的实践经验
在新时代,我院将凝心聚力、履职尽责,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综合实战能力,真正打造一支实战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应急医疗队,建成一支响应国家需求、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国际应急医疗队。4月10日,全国卫生应急工作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李正赤常务副书记作了题为《大国重器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的建设与管理实践》的交流发言,介绍了我院承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建设过程以及提升急医疗队硬实力、推动队伍长足发展的实践经验。李正赤常务副书记代表医院参会并做交流发言。
会上,于学军主任充分肯定以往卫生应急工作所取得的突出成效,并要求2019年卫生应急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能力,继续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准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应急办公室主任许树强,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分管负责同志和应急办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司局、直属联系单位及委属管医院负责同志,国家有关部门、港澳地区代表参加了会议
四是智能监控仪表盘,可以融合所有监控系统,只显示管理人员所需要的信息。粱忠恕先生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新加坡的管理和工作经验,提出后勤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信息集成。
梁忠恕先生从事后勤设备设施管理30余年,担任新加坡消防安全经理、能源管理经理、节水经理等职务,长期为新加坡政府如樟宜国际机场、新加坡国立大学3千宿舍单位(PGPG)等建筑提供设备设施管理顾问和咨询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后勤智慧化管理,给全院提供坚实后勤保障,4月4日,基建运行部邀请新加坡CPG集团高级副总裁梁忠恕先生来院,在第八教学楼425教室开展医院智慧后勤管理专题讲座,后勤口逾百位职工听取了讲座。
将医院的维修、水电气、物资、财务、管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通过集成平台对业务数据进行共享、深度挖掘、分析和利用,有利于医院管理者进行决策和快速应变的目的,有效促进医院后勤管理体系的革新。二是可持续的管廊内部环境技术,包括环境监测、通风系统监测、空气质量、施工条件等。担任中东、中国、文莱、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后勤管理顾问,涉及大学、医院、机场、基础设施、商业发展、酒店等项目。三是集中式数据库解决方案,包括智能数据存储、提高能效、可持续性容量可变化性、运行速度快系统可靠性等,可以不断分析改善管廊条件。
粱忠恕先生根据提前现场查看的我院能耗平台建设、消防系统等情况,对我院运维智慧平台建设提出四个方面建议:一是集中式的绩效管理平台,包括智能能源监测、智能照明、智能保安、智能运营等,该平台能实时跟踪整个管廊的重要设备,减少开支、增加效率三是集中式数据库解决方案,包括智能数据存储、提高能效、可持续性容量可变化性、运行速度快系统可靠性等,可以不断分析改善管廊条件。
二是可持续的管廊内部环境技术,包括环境监测、通风系统监测、空气质量、施工条件等。担任中东、中国、文莱、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后勤管理顾问,涉及大学、医院、机场、基础设施、商业发展、酒店等项目。
梁忠恕先生从事后勤设备设施管理30余年,担任新加坡消防安全经理、能源管理经理、节水经理等职务,长期为新加坡政府如樟宜国际机场、新加坡国立大学3千宿舍单位(PGPG)等建筑提供设备设施管理顾问和咨询服务。粱忠恕先生根据提前现场查看的我院能耗平台建设、消防系统等情况,对我院运维智慧平台建设提出四个方面建议:一是集中式的绩效管理平台,包括智能能源监测、智能照明、智能保安、智能运营等,该平台能实时跟踪整个管廊的重要设备,减少开支、增加效率。